资讯 news
去年年会余音尚未散尽,今年年会已经粉墨登场。于我而言,这一年短如准备两篇年会讲话的间隙。去年这个时候,在零下20多度的乌鲁木齐,在门口就是刀郎歌中唱到的二路公共汽车停靠站的八楼宾馆,准备年会发言稿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几乎所有人都说,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的确,令人措手不及的“黑天鹅”扑面而来,身形肥硕的“灰犀牛”横冲直撞。“大趋势”轰然前行,“小趋势”择机迸发。毛主席早就有先见之明:“乱云飞渡”,“风吹浪打”。
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地球村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万物互联,休戚与共,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不过还是总书记说得好:“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正可谓,“乱云飞渡仍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怎能充实、坚定?如何从容、信步?其实,要的是定力!
记得去年的年会上,我就是从灰犀牛说起,谈到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应有的定力。
说到坚定、谈到定力,是一定要以力量、重量、能量为基础的,否则何来踏石留印?何能抓铁有痕?
对一个组织而言,这种定力需要的是上上下下的共识,左左右右的协同,里里外外的渗透;需要的是这个组织本身的号召力和组织力;需要的是这个组织内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战斗力!
一如于每一个辞旧迎新之际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当下的寒冷、未来的不确定性,于是都在说,“抱团取暖”。总书记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而铁板一块才稳,底盘厚重才稳。
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这正是今天我发言的核心词:凝聚。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年会的主题词:“凝聚:凝心追梦,聚力奔跑!”
一
是什么?凝聚两个字儿,大家也太熟悉了,但对一个组织而言,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拿我们自己的不平凡的2018来说吧。
是国浩二十周年庆典时坚守240个月份以上的老人们手中奖盘的熠熠之光,也是优秀的后来人获奖感言的字字铿锵。
是惊悉同事意外时管理者二话没说千里飞赴日本的背影,还有告别仪式上大家眼中的泪水,逝去的伤痛更让生者懂得彼此在一起的生命意义与生活沧桑。
是忽闻同事有难时我们的组织坚信良知从而面不改色、千方百计不懈应对的坚定,还有团队成员的众志成城、相助守望。
是篮球场上国浩美女拉拉队的舞姿与节奏,她们与小伙子们顽强拼搏为国浩荣誉而战的英雄主义相得益彰。
是风控中心的年轻人与战斗在一线的律师们一样,都在为维护国浩的专业形象和市场声誉挑灯夜战,项目核查时办公室闪烁的弱弱灯光。
是泰山论坛上律师们纵论民刑业务、驰骋内外市场的舌剑唇枪,彰显着国浩人打造专业队伍、塑造过硬本领的雄心壮志更加坚强。
是专业求助时,不厌其烦的娓娓道来;培训分享时,干货硬货的和盘托出;修改文件时,处女座般的字斟句酌;挥洒法庭时,教科书式的守攻弛张。
是合伙人会议上的交“火”与交锋,而一转眼组成联合舰队在客户面前的交心与交融,胜似“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的战场。
是飞奔异地晚点数小时后于凌晨到达目的地时,给同伴报安的那一个字“落”或者“妥”,抑或项目途中顶风冒雪、不远千里、行进在崎岖路上时,手机传来同事关切的“叮咚”声响。
是每个月小食堂精美的生日蛋糕令人动心又可口,还有欢乐的HAPPY BIRTHDAY
TO YOU响起时身后助兴者的手舞足蹈正忙。
是不仅仅在惊涛骇浪、同仇敌忾之际方显本色,而且还是体现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一个平常瞬间,正因为有如此这般的平平淡淡,才会在大风大浪中同舟共济、同心同德的平安久长。
如“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如“易”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如“乾”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凝聚,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社会需求;是人之自然,也是群体属性。
凝聚不必是空间上的亲密无间,也不一定是时间上的分秒厮守。不仅是物理上的结构,更应有化学上的反应。是有距与无间的结合,是有时与无刻的统一,是优化的结构,是催化的反应。强调的是心的相通,讲究的是志的相同,践行的是道的相交,实现的是情的相融。
言及此,我们才真正读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许浑的“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二
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弱点,每个单体都很孤独。
80年代初大学校园最流行的一本书可能就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至今我还记得作者对人的内心的分析,即每一个正规的人都有三个“我”。第一个我是“动物的我”。人到世上并不是腾云驾雾的天使,他由一个自私自利的寄生小动物进化而来。第二个我是“社会的我”。因此不能不合群,要组织社会,驯化动物的我,方能使人类有秩序的生活而继续不绝的存在。第三个我是“个人的我”。这是心灵的产物,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所得到的生活的经验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安全和快乐的观念也各有自己的特性。
哲学家常说,孤独是人的一种境界。你我诸多凡人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其实并不尽然。
历史学者杨念群写过一本书,《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其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了孤独。他写道:“古往今来真正孤独的心绪和感受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凡事叫嚷着要承受孤独的人往往要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美国学者姜菲德在其所著《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中披露,宋代诗词和绘画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的表达大多以孤独的面目出现,却最终仍指向心目中向往的朝廷,希望有朝一日得以回归政治轨道而有所作为。范仲淹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于此就有了新解。而早一些时候杜甫诗句中频繁出现的“鸿雁”,也常常表达孤独的寓意,实际上飞行的鸿雁代表朝廷的秩序,“平沙落雁”则预示着被朝廷抛弃的命运。而其“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的诗句,表现出流落江湖、远离朝廷时的内心焦虑。苏东坡被流放南方时,也有“雁没失东岭”的句子,无疑也在申诉蒙冤不平的心绪。
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弱小的,时时事事总是能力不及。
《吕氏春秋》之《恃君览》中有一段话:“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肌肤不足以扞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足以却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则利出其群,而人备可完矣!”
“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正是如此,一语中的!
从我们做法律服务工作的角度说,就毎一个律师而言,知识有限,技能不全,不能包医百病、包打天下。我们不可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贯通古今学遍东西。我们有限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我们提供服务的供给端相对于强大的需求端而言,是弱小的、不全面的、不足够的。
总书记在此前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作为一家具有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有所作为、作出贡献。提升我们作为一个专业服务机构供给能力的最佳选择就是让每一个体服务的精专与整体服务的全面相融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体凝聚成强大而全面的整体,使得个体的专业有序镶嵌入组织整体的架构中,于是,组织便富有影响力与战斗力。在此语景下,每个人以组织为荣耀,组织因每个人而强大。
去年发生的孟晚舟事件,让我们对华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任正非说的很多话,或者说任正非语录吧,细细品味,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倡导“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精神”,进而说:“求助没什么不光彩的,做不好事才不光彩,积极主动有效的进行求助,是调动资源、利用资源、实现目标的动力。积极有效无私的支援,是低成本实现目标的最优管理。使资源充分发挥效能,需要文化氛围来启发人们共同奋斗的信念。”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水浒传》时,同伴们总是争辩书中好汉谁的武艺最高强。以本人之见,《三国演义》中首推还是吕布,其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可谓经典之战,也正是刘关张凝心协力、聚为一体,方使得吕布不敢怠慢,虚晃一戟,落败而去。
去成都武侯祠,总是要去一下隔壁的三义庙。庙里供奉有刘关张,两侧有楹联曰:“在三在,亡三亡,而今享祀犹同伴;合义合,战义战,自昔铭勋匪异人。”令人叹服!另有一联道:“异姓胜同胞,应不数曹氏昆季;丹心昭白日,能再延汉室河山。”更具意味!
为什么?因为我们要走的路,很远、很长。
独行者快,共行者远。一方面,道路本身,艰辛异常,如杨万里言,“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另一方面,行路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像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且还有,挑战一个接着一个,如铁人三项比赛,先是1.5公里游泳,然后就是40公里自行车赛,之后还有10公里长跑,一项比赛的终点就是下一场比赛的起点。更重要的在于,我们应对危局和战胜困难的能力是有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行路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不断校正前进的方向,始终完善行走的能力,于是我们的目标就会更明确,我们行路的步子就会更坚定。
《瓦尔登湖》是一本畅销书,作者亨利·梭罗写道:“如果一个人与他的同伴步伐不合,那也许是听到了一个不同的鼓声,不管这是怎样的鼓声,来自多么遥远的地方,它都会随着音乐声前行。”
学者徐贲在他的《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中,对亨利·梭罗这句话有一个解读。他说梭罗是一个听自己良心鼓声行进的人,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是一个寂寞的人,他的书打动一些与他一样在心底深处寂寞的读者,但他的良心鼓声却并不能唤起他们与他一起前行。连他的一个朋友都说:“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绝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绝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树枝一样。”
徐贲继续说:“我们要倾听的是另一种良心鼓声,一种能让我们与他人同行的良心鼓声,这个鼓声来自每个人的内心,但它并不孤独寂寞,因为我们能够相互听到来自他人的心灵回响。回声一旦响起,你会感觉到这是朝你而来。这个回声来自人们在社会中为共同的善而不断进行的心智交流……”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博喻》说得好:“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这句话也是总书记的用典。用今天的白话就是说:心心相印者,是一定会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看你的!
有一首诗叫做“没有谁是一座孤岛”,这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的作品。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
欧洲就会失去一角,
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庄园,
无论是你的还是你朋友的。
无论谁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中国成语简明扼要,对这首诗加个注脚就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三
一个组织的凝聚,要正视并尊重个体的利益,这是凝聚力建设的基础。
我们刚刚纪念好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此成功?其实一个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亿万人民群众支持改革开放。新华社有一篇文章这样分析: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改革开放擘画的历史长卷里,最大受益者是亿万人民。承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利益,保护个人利益,发展个人利益。从历史中来,向着未来去,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利益”命题,找到了一把启动“腾飞引擎”的钥匙。
学者熊培云在他“国界与自由”的演讲中,讲过一个“两个毛主义”的故事。一个是墨子之“毛”。墨子讲究勤苦,为天下人奉献,希望自己和门徒都能像大禹治水一样,“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另一个是杨朱之“毛”。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然这里的“毛”只是一种比喻,它可以拓展到一个脚趾、一条腿、四肢,乃至整个生命。作者评析说,墨子有点像“左派”,追求社会公正,主张奉献,走到极端就是让个人为天下奉献牺牲。杨朱则相反,像个“右派”,以个体利益为本位,自由优先,只顾自己,走到极端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天下的一切。
墨子之“毛”和杨朱之“毛”看似彼此对立、南辕北辙,实则可以成为两条互补的“底线”。墨子的深刻之处在于提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杨朱的独到之点却是强调了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墨子当以杨朱为底线,兼爱天下而不强迫天下;杨朱则应以墨子为底线,自私自利但不失社会责任。
让我们再学习一下华为。以任正非的观点,在华为,在集体主义中的个人主义是允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个人主义是为了这个集体,使整体队伍五彩缤纷,在竞争中团结,在团结中竞争。于是任正非说:我们对所有的新员工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从一开始就培育团结合作、群体奋斗的精神,从而推动实现集体奋斗的宗旨。有了这种集体奋斗的土壤,个性的种子才能长成好的庄稼。
在实践中,华为公司对领导者倡导“让属下成为英雄,让自己成为领袖”,既重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也支持有个人成就感的人;既要把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人培养成领袖,又要把个人成就感强烈的人培养成英雄。
我一直给我们的合伙人说,大家的职责就是拓市场、做业务、控风险、带队伍、谋发展。其中带队伍乃重中之重,在带队伍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成为“领袖”,要让团队成员们成为“英雄”。
有人说,离开了人,一切发展都将失去意义。推动人的发展,激发人的力量,尊重人的价值,前提是正视并尊重人的利益。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必将进一步打开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成长空间、发展空间、精神空间、梦想空间。对一个组织而言,亦然!
一个组织的凝聚,要重视并发挥有效的制度,这是凝聚力建设的保障。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实,德治和法治并不应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故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当然贯穿于法之中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西汉年代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之说。
对一个组织而言,要建立并完善推进凝聚的规章制度。当然这个制度必须尊重人性,正视利益,合乎道德,方能为人尊重,方能为人遵守,方能通“行”。拿我们自己的制度来说,以分配制度为例,我们采取的是“二次分配”原则。第一次分配强调的是效率,体现的是能力;第二次分配突出的是公平,提倡的是和谐。没有第一次分配的效率,我们的蛋糕便做不大,共同利益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第二次分配的公平,我们的蛋糕就切不匀,仅靠每个人单枪匹马无法使得我们的事业可持续。同时在我们的第二次分配中,超级合伙人的利益有“天花板”以封顶,而“溢出利益”则由全体合伙人共享,充分体现以大扶小、以强带弱、凝心聚力、共同发展的思考和理念。
再如我们的业务合作制度。我们不仅是鼓励,甚至要求每个合伙人的业务分工,致力于每个合伙人在某一项业务上的专注并精深。而针对客户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则通过办公室间、合伙人团队间、律师间合作的形式来提供全方位服务,而且这种合作在内部又有业务分配和利润分配的规则予以遵循。上海办公室每年年会上推出的表彰项目,其中就专设一项最佳业务合作奖。
凝聚力建设离不开“螺丝钉”,少不了“工蜂”,缺不了“雷锋”,需要有前赴后继的“无名英雄”。我们要从制度上保障其利益,维护其权利,关注其成长,解决其困难,引领其发展,如总书记最近说过的一句话:安身、安心、安业。
任正非就有一个“萤火虫”论:华为的光辉是由数千微小的萤火虫点燃的,萤火虫拼命发光的时候,并不考虑别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脸,光是否是他发出的。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仍在发光,保持了华为的光辉和品牌,默默无闻毫不计较。任正非于是感言:“他们已在创造历史、华为的光辉历史,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
我们的各项制度虽不尽完善,但基于一定的思考,绝非突发奇想,也非单兵突进,而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意在并力行充分反映、引领、推进并保障凝聚与共享的组织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一个组织的凝聚,要形成并贯彻愿景,这是凝聚力建设的要义。
“愿”者心愿也,“景”者景象也。“愿景”乃是我们希望看到、期待实现的我们未来的样子。
从主体角度分析,这个未来的样子应该是领导者和组织成员一起描绘出来的,共同形成、一起努力、联手造就、共建共享。其主体应该是“我们”、“咱们”,而不是“你”、“我”、“他”。
从内容上而言,这个未来的样子就是一种发展预期,是将来的景象,而且是美好的、让组织成员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这是一个组织行为的目标和方向、旗帜与道路。
从效力上来说,这个愿景具有规范、引领、激励成员行为的效果,可以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提升每一个人的奉献感,使每一个人竭尽全力为这个未来的样子不懈努力。
从过程角度理解,愿景的形成和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既不能一花独放、一枝独秀,也不应该只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而应该是真正的如毛主席所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组织中的绝大多数的成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共识并凝炼而成,于是成为共同的行为准则乃至生活习惯。
对此,彼得·圣吉十年前写的《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值得一读。该书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于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作者指出,共同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生的共同愿景。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这种更高的目的深植于组织的文化或行事作风之中,它使组织跳出庸俗、产生火花。事实上,组织成员所共有的目的、愿景与价值观,是构成共识的基础。
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于杰出组织的研究,发现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同愿景与目的。马斯洛注意到,在特别出色的组织里,任务与本身已无法分开;或者说,当个人强烈认同这个任务时,定义这个人真正的自我,必须将他的任务包含在内。
共同愿景会激发出勇气,这勇气会大到令自己都吃惊的程度。
书中,彼得·圣吉分析了奉献、投入、遵从之间的区别:“投入是一种选择成为某个事物一部分的过程”,“奉献是形容一种境界,不仅只是投入,而且心中觉得必须为愿景的实现负完全责任”,进而认为没有共同愿景的组织往往只会导致员工对上级、对组织的被动式的遵从,而决不会对组织有真诚奉献。
如果说愿景是人生大方向,那么规划与战略就应该是进程小目标。
说到这里,再说一本关于我们律师自己的书。八年前,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萨斯坎德写过一本《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的小册子。书中写道:“法律市场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变动之中。未来20年间律师的工作方式将急剧转变,提供法律服务的全新方式会浮现,新的服务提供者将进入市场,法院的运作方式也会改变。若无法适应,那么很多传统的法律服务机构必将被淘汰出局。”
作者相信:变革主要有三股力量来驱动,“事多钱少”、职业泛化、信息技术。尽管如此,作者仍发现大多数传统律所依然止步不前,因为他们大多都忙于服务客户和完成业绩指标,无暇顾及自身变革——要给飞驰中的车换胎,困难可想而知。
作者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资深合伙人们关心长远吗?”他自答到:“他们更像是经理人,而不是领袖,因为他们更关注短期盈利能力,而不是长期兴亡。换句话说,资深合伙人是时候深入反思一下了,他们留给接班人们的遗产能更慷慨些吗?”
作者最后说了一个“电钻还是小孔”的故事。世界上电动工具的领军制造商之一的公司,对他们的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幻灯片,是一个闪闪发光的电钻。培训师问这些新人,这是不是他们公司卖的产品?大家开始会觉得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一起鼓足勇气说:这确实是我们公司卖的产品。不过培训师会转到下一张幻灯片,显示一块木板上有个精心钻好的小孔。培训师说:这才是我们客户想要的!你们作为新管理者的工作,是永远去找更有创造力、想象力、竞争力的方法来满足客户所需。
作者继续说:“二十年来我不停地问律师们,法律服务那面墙上的'小孔'是什么?”其中最好的回答之一来自毕马威:“我们的存在是为了把我们的知识变成对客户有益的价值!”
2018年是国浩律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在隆重欢庆的同时,我们还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制定国浩第五个五年规划,即“五五规划”。这个规划要彰显我们的愿景,体现我们的价值观、战略观,为我们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遗憾的是,我们有的办公室、有些管理合伙人对此缺少足够的认识,表现在行动上也有迟缓和懈怠。我想还是用理查德·萨斯坎德的话来说明它的重要性吧。
“你不可能会拿到一份完整的战略文档,因为它会被当做最高机密来保护,但是你可能会拿到一份经过删减的摘要。在这个文件中应该能打开看出,该所对于比如五年后应处于何种地位的雄心,以及为达到此目的需要实现哪些重要变革;文件还应该指出律所主要的目标市场,以及在这些市场中如何参与竞争;你还应该寻到该律所核心价值和主导文化的说明。该战略导向整体上应该是可实现的,你要感觉能被其说服。如果包含上述要点的战略文件不存在,那么这家律所并没有为未来做好明智准备,因此也不是一家能为未来律师提供坚实基础的律所。”
四
凝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一种关系,团结一致、志同道合、勠力同心、携手向前。与此间,作为一个个体,应该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与自己、与他人、与组织。
先说与自己。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的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它奉为神谕,这是最高智慧的象征。
同样,中国古典文献对“自知”的论述也有许多“金句”。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吕氏春秋》“自知篇”说得更直接:“败莫败于不自知。”
《论语》中有个故事,孔子之问。“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正是子贡的自知之明,这正是子贡的智慧。
我一直给我们的年轻律师说,大家既非“才高八斗”,也非“倾国倾城”;既不是“建林之子”,也不是“马云之妺”;无才可恃,无颜以当;无爹可拼,无钱可烧。因此,只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动不动对客户,“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不时对职业,“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么,肯定就是一事无成,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老子提出一个观点:“洼则盈”,就是告诫世人要“戒盈”,不要以为自己完美无缺,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十全十美,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我们的事业发展,是不允许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行其道的。在这里,大家可以学习一下鲁迅的思想。历来大家公认,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是异常深刻的。1926年鲁迅受林语堂之邀,前往集美学校做了一个演讲。他说:
“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因为他们想来想去,终于什么也做不成,他们过于思虑个人的利益,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想着,想着,有利于自己者才肯做,有利于社会、别人者,即使肯做,也常不彻底、不真诚、不负责,以至于败事而无所成就。你们看看,当今的聪明人是不是这样?他们是专门为自己打算盘的所谓‘聪明人’,这种‘聪明人’是绝对做不出有利于人民的事业的。”
鲁迅的结论就是:世界是傻子的世界,由傻子去支持,由傻子去推动,由傻子去创造,最后是属于傻子的。他们有坚强的魄力,有勤劳的德性,世界的一切,都是从他们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1929年鲁迅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也有一次演讲。他说:“有一种人专门牺牲他人以满足自己,他是一个各种主义者,要用人帮忙的时候便高唱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要争夺利益的时候便又高唱达尔文的适者生存。”
上述是鲁迅从“国”的高度谈“傻子”,任正非倒是从“司”的角度也说“傻子”。任正非认为,能留住人的激励机制几乎不存在,能做的或许就是将价值观区分开来,留住那些与华为志同道合的人。
华为将员工按价值观分成三类。按任正非的观点,第一类是最聪明、最优秀的人,认为自己的个体价值很高,可以投身到另外的领域;第二类是很聪明、能力也很强的员工,他们认为外面的公司能够有更大的平台,于是华为也挡不住这类人的流失;第三类则是华为早期留下来的员工,任正非说,他们都是“傻子”,不傻怎么会留下来呢,毕竟华为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当然这些员工也慢慢地取得了成功。因为他们相信华为,所以走到现在。这些人就是和华为志同道合的人,留住他们,就是留住了未来。
微信之父张小龙异曲同工地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了“笨”。“作为产品经理,带领一个团队做出10亿级产品是很骄傲的事情”:“但是让产品成为一种价值观,让产品有灵魂,让团队有很强的共同的认知,造出一个内在一致的产品,才是非常有价值的”;“很多时候,笨并不是智力不及,而是选择不运用智力——如果你懂这句话,就知道:笨是一种人品。”
诸葛亮写过一篇名著《知人性》,列举四种表里不一者,并论述七种考察识人的方法。
“夫知人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其中对主观主义作了描述,“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并且用一副对子替这种人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自我主义”画个像:自以为是,自鸣得意;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自命不凡,自满自足;自高自大,自拉自唱;自作聪明,自作主张……而与此同时,以邻为壑,以人为狱,以友为敌……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对成绩,主观主义;对问题,客观主义;对个体,乐观主义;对集体,悲观主义……甚至于,玩弄于他人矛与盾的间隙,游走在制度白与灰的边界,得益自管理严与宽的渐进,揣摩着别人实与虚的动态……这些,都是一个组织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短板”与“矮处”、“盲点”与“漏洞”,不得不防之、清之,不得不增强、䃼足。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书中“自由在高处”一文读来颇受启发。
他说他常用一个题目考大家: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102等于1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一次,而且不是数字对调。更多的人是左右挪动,而如果能够总揽全局,让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到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很快能够找到答案。他说,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的思维,一种左右的思维之中,而是很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世界就像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方向的。
再说与他人。《道德经》有句话说得好:“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方”,是说做事一定要遵守规则或规矩,但也要通人性和人情。“圆”,则是说做人要宽容忍让、圆通融通,但绝非世俗小人的圆滑世故、八面讨好、左右逢源的丑陋心态。于是,我们既不要随波逐流、随风摇摆,也不要咄咄逼人、强加于人。
大家知道山本耀司这个名字吗?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他有一句话颇有哲理:“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道德经》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惮于处于“众人之所恶”的地方和岗位,低调做人,扎实干事,吃苦耐劳,磨练自己,成就自我。
如司马迁所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白鹿原》这部小说原著我看了两遍,电影倒是没来得及看,电视剧先是在半夜瞄两眼,后来乘东方航空,总是边吃饭边看一集,慢慢的终于看完了。这部小说陈忠实写得好,电视剧张嘉译、何冰演得也好。我的理解,《白鹿原》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状态和未来走向。主人公白嘉轩身上,前面写着中国人、心里刻着中国文化。
学者周濂在他《正义的可能》一书中也表达了与我差不多的这个观点。他说,那天去看了这部电影后,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对于黑娃、田小娥这些20年前让他血脉偾张、眼红心热的角色通通无感,反倒是白嘉轩、鹿三这两个古板硬气到冥顽不化的老家伙,叫他感怀不已?是因为在他们的眉宇间总能找到“堂堂正正、至尊正派”这八个大字。
周濂继续写道:非儒家传统的西方人同样推崇并且能够培育出正派的品格,他举了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的例子。米歇尔有一次在美国总统竞选造势大会上演讲说:“我们不嫉妒其他人的成功,也不在意其他人是否比我们拥有更多。我们学会了做自尊正派的人,努力工作远比挣钱多少重要,帮助别人比自己挣钱更有意义。”
我们知道,华为强调“狼性文化”。任正非就说,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同时任正非把“狼狈为奸”这个贬义成语从管理学上赋予了新意和褒义:要形成狼狈组合,就要有富于进攻性的狼,又要有精于算计的狈,真正实现前线市场员工的狼性和后方支援员工的狈性之间的互补,坚决反对员工狂妄自大、自命清高、刚愎自用、不合流的思想和行为。
又说与组织。去年国家宪法日,同一个时刻,千百个城市,数万名律师,面对国旗,手扶宪法,庄严宣誓,如此蔚为壮观的场景昭示的是中国律师的坚定信念。同样,每一个暑期,来自国浩近三十个办公室的新人们,都不远千里、汇集一地、济济一堂,搞一次团建活动,过一次组织生活。
我经常跟我们的年轻律师讲,为什么要宣誓,为什么要团建?孔子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也”;孟子又说,“敬畏之心,礼之端也”。这个礼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个礼节,是个礼仪,通过这个礼节与礼仪,提升我们对这份职业、这个专业、这一组织、这种文化的敬重与敬畏之心!
这只是我们凝聚力工程的第一步、重要一步。我们要通过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工作,让我们的新人、我们的每一名员工,都融入这样一个组织、这样一个集体,成为这个组织与集体的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道德经》说的好:“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荣晋写了一本书叫《道学二十讲》,其中一讲特别诠释了道学与管理的关系。他认为,“侮之”是低层次的管理,一般都是“草商”所为,既不懂以法治人,也不懂以德感人;既不能任人唯贤,也不懂科学决策。而“畏之”的管理则提高了一层,不过管理者傲视群雄,被管理者唯命是从,大多是“法商”之所为。很显然,“亲之誉之”的管理又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如论语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说的就是如此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该等管理者被称为“儒商”。“不知有之”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乃“道商”所为。老子自己就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可谓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彼得·圣吉就非常推崇老子的管理境界思想,他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引述了道德经的内容,并评价道:老子说不好的领导者会被人们瞧不起,好的领导者会赢得人们的称颂,伟大的领导者会让大家在事情完成时说,是我们自己完成这件事的。
这就是“不知有之”的境界,如同杜甫诗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此过程中,“责任”与“热爱”两个词非常重要。去年年底我们又安排了北大英才培训班。苏力教授再一次给学员们讲了课。苏力写过一本书叫《走不出的风景》,他说找工作说是双向自由选择,但地球人都知道你既没太多自由也没很多选择,更大程度上是在进入一个格式化的社会,是求职。社会一点也不小资,他最多也就听听却不在乎你的感受和自尊,不会迁就你,你要与之兼容而不是相反。记住在社会职业以及家庭中,责任永远高于热爱。当然苏力同时也说,要发现你的热爱。
我一直也有个感受:因为责任,所以热爱。责任会诱发热爱,并使热爱一发不可收拾;而热爱本身又平添了更多的责任感。两者交织,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使得追求卓越成为一种习惯。还是稻盛和夫说的好:“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苏格拉底也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目标努力工作时,就突然地到来了。”
五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凝聚,因为凝聚不仅重要,而且知易行难。犹如想当年林语堂所言,中华民族的民族德性中缺乏公共意识。
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林语堂说:“吾们常把中华民族加以检讨,而描绘出他们的民族德性,则可以举出下列种种特征:一为稳健,二为淳朴,三为爱好自然,四为忍耐,五为无可无不可,六为老滑俏皮,七为生殖力高,八为勤勉,九为简约,十为爱好家庭生活,十一为和平,十二为知足,十三为幽默,十四为保守,并十五为好色。而上述所谓德性中之几项实际乃为一种恶行,而非美德;另几项则为中性品质,他们是中华民族之弱点,同时亦为生存之力量。心智上稳健过当,常挫弱理想之力而减损幸福的发皇,和平可以转化为怯弱的恶行,忍耐也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保守主义有时可称为迟钝怠惰之别名,而多产对于民族为美德,对于个人则为缺点。”
他进而分析:“当顺利发皇的时候,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孔子主义者在我们之间努力建设而勤劳,道教主义者则袖手旁观而微笑。”
至于“公共精神的缺乏”,林语堂自有见地:“公共精神为一新名辞,公共意识一辞亦然,社会服务一辞亦然,中国原来没有这种东西。中国人也玩玩种种游戏竞技以资消遣,不过此等游戏竞技大率系属于中国人个人主义的特性的。中国人喜欢打扑克一类的牌戏,而不喜欢Bridge一类的牌戏。中国人常喜搓麻雀,固已久著盛名,麻雀即近似扑克,非似Bridge。从这个麻雀哲学中,可以看出中国人个人主义的素质。”
林语堂描绘的,是八十年前中国国民的景象,不过缺乏公共精神对于许多人而言倒是前赴后继,这些文字今日听来仍令人深思。
既知如此,我们更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说到这里,我们一定要好好领悟“知行合一”四个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知行合一”一词是非常多的。而且,他还引用过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及王夫之的“知行相资以为用”等名言。
梁启超点校的《传习录集评》值得细读。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后来说“致良知”。梁启超认为,王阳明这样“像是变更口号,但内容原只是一样”。对于“致良知”,王阳明把它编成几句口诀,即有名的“四句教”,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为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在其《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中对此有个解读,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是世界观,“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是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方法论。从世界观、人生观到价值观、方法论,王阳明的思想是一个庞大、严谨的完善体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称之为五百年来影响人类文明的思想体系和哲学体系。
其实王阳明还有一句通俗易懂的名言,“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王阳明认为,良知唯一的仇敌是功利主义,不把这个病根拔去,一切学问无从做起。那么,王阳明所不认同的功利是什么呢?梁启超分析,“是各个人自私自利——以自己利益为本位的那种念头”,例如财货欲、权势欲、虚荣欲。“凡做一事、发一念,其动机是否出于自私自利,即善恶之唯一标准。”
如何才能“致良知”?王阳明以为最要紧的是“立志”。如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王阳明在龙场“示诸生教条四章,首即立志。”
梁启超继续研究,“志是志个什么呢?”王阳明说,要志在“必为圣人”。梁启超坦承,“这些话不知现代青年们听了怎么样,我想不是冷笑着以为迂而无用,便是惊骇者以为高不可攀。”其实并非如此!
王阳明有言:“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
梁启超认为:“这番话可谓妙语解颐。圣人中可以分出等第,有大圣人,小圣人,第一等,第二等圣人,乃至第九十九等圣人,而其为圣人则一。我们纵使够不上做一万斤重的一等圣人,至少也可以做一两重,一钱重,一分重乃至一厘重的第九十九等圣人。做一厘重的九十九等圣人,比诸一万斤重的一等凡人或坏人,其品格却是可贵。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必要如此方解得通,否则成为大妄语了。”
同样,在我们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纵是再“大”,亦不应颐指气使,目中无人,对身边的同事尤其是“小”律师、“小”秘书们,也应该给予尊重与关爱,否则不就是“分两”足足,“成色”全无?不消说是“大圣人”,连“小圣人”也不是。而我们的年轻人们,包括“小”律师、“小”秘书们,更应做好本职,扎实服务,修炼品格,虽“才力”尚有不及,却秉持“天理”公心,从而成为一个个“小圣人”,与“大圣人”平起平坐,和谐共处,欢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正如清代袁枚那首小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所谓“志同”,既有志向一致,更有志气相投。每一个人,都能让优秀自我、“必为圣人”成为自己的追求,并在追求之中使之成为自己的习惯、进而成为整个组织的习惯。
六
凝聚应该是一种“美美与共”的状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字面的意思是说,选择住处要选有人德处。其实不管择居,抑或择业,还是择友,都要有人德才行。从这一角度,“里仁为美”,是对组织凝聚的恰如其分的诠释。
我一直给大家说,要多读《论语》。这本书是政治学经典,也是哲学集大成,又是文学之大作。我有一位朋友著名导演胡玫女士,《康熙王朝》、《汉武大帝》都是她的代表作,拍过电视剧《孔子》,周润发演的,其中诸多精彩情节取材于《论语》。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从而成为能够且始终凝聚在一起的谦谦君子,“切切偲偲,怡怡如也”。他们各有所长,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的“德行”;宰我、子贡的“言语”;冉有、季路的“政事”;子游、子夏的“文学”。当季康子问“可使从政也与”时,孔子如数家珍:“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上海有位教授鲍鹏山写过一本《寂寞圣哲》的书,其中有篇文章“仲尼弟子·昨夜星辰”,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孔子弟子们的光辉形象。
“这些都是一些极有思想、极有个性、极有血性的人。他们思虑深刻,情感丰富,个个生龙活虎,志向远大。他们无一丝小儿女态,无一丝求田问舍之想。他们颠沛为天下,在苦难中表现他们的风流,在艰苦中显露他们的卓绝。他们并不完美,但他们追求完美,正如他们生活在充满缺憾的时代,却又坚定不移的追求理想的世界。他们并不崇高,但他们绝不否定崇高,而是以此悬的,作为自己人生磨砺的旨归……”
文章特别点评了子路:“《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子路是仲由的字,仲由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就是我们老家泗水县的泉林卞桥人,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子曰的“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便夸的是他!
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大家都关注到了,他说到了“巴菲特的一个提醒”:“没有一个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不管这句话是不是巴菲特真的讲过,但罗振宇后面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在讲什么爱国主义,而是说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在分享一个共同体的红利。”
共建共同体的“股本”,共享共同体的“红利”,这应该就是凝聚的本质意义,如一开始我们说到的:“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
罗振宇的演讲也提到了黄峥——拼多多的创始人。拼多多是什么呢?黄峥自己是这么说的:“拼多多是人的逻辑。”什么意思呢?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是什么?是一种熟人之间的非常直接的感知和判断。这个感知和判断,胜过千万条数据。而且,它更大的妙用是,人和人的感知一旦叠加,会形成一股漩涡般强大的力量,不断地卷入更多的人、更多的外部资源,推动一个东西飞速旋转,罗振宇称它为“信用飞轮”。他说他讲这个信用飞轮的逻辑,只想证明一点:这个世界绝不会只变成机器的世界、算法的世界、代码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很多场景下,完全呈现为一个人推动人的世界。
新华字典说:拼,从“手”,从“并”,本意是两手击拍,引申为合并。现在有两个意思,一是合在一起,二是不顾一切地干。
有这么一首歌,但凡中国人总能哼两句:“爱拼才会赢!”其中的“拼”,我取其新华字典里的含义。于是我们说:拼,才能多多!爱拼,才会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705号和信商座17层,030006
预约电话: 13834165906
扫一扫
随时访问手机网站
Powerd by MetInfo 5.3.2 ©2017-2019 www.sxflgw.com
康成法律顾问律师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17003341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长风街705号和信商座17层
13834165906